《管理者的五項修煉》學習感悟
發表時間:2020-04-01 來源:大地水泥
3月23日至27日晚間,集團組織了一次關于“構建鐵班底”的管理學理論培訓。由于受到疫情影響,無法組織大型的線下培訓,所以本次參與培訓的人員大多數采取的是線上培訓的模式。僅有包括本人在內的十幾名后備干部集中在公司中控樓會議室進行培訓學習,公司對本次培訓的重視,對于學習型發展型企業的構建和對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視可見一斑。 學而不思則罔。在我看來,本次培訓形式上雖是理論型培訓,但培訓內容卻是理論與實踐并重。本次培訓的主講人是中旭股份董事長王笑菲老師。咨詢公司何其多,在本次培訓之前對于中旭并不了解,有的也僅只是通過網頁上一些簡短的介紹。通過對本次培訓內容的學習,我才理解到集團公司對于課程的選擇是有所考量的。五天的培訓學習,每天一個論點,依次可以歸結為效率、制度、經營、用人、組織構建。綜合回想,效率和經營兩課即為結果導向,制度和組織構建兩課即為深化管理,用人和組織構建兩課即為創新擔當,每一節課的內容又都在講述怎樣在管理工作中解放思想,所以本次課程在學習管理的基礎上,也是對集團十六字方針的學習。 第一節課講的是效率,但卻提出了一個醍醐灌頂的結論:管理者要解決問題,而不要成為問題。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了解伙伴的需求,了解自身的需求。沒有無用的伙伴,只有無用的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善于發現下屬的潛能,發現自己的潛能,發現伙伴的潛能,進行科學的分工合作和權力劃分,才能讓每個個體都發揮最大價值,組合成一個高效率的整體。工作中是講求配合的,需要自身與每一個參與者配合;也要有目標,會分享。效率即績效,只有當單位中的每個個體都有目標,都得到分享,有積極向上的面貌,才能做出好的績效,自己的績效才會更好。 第二節課講的是制度,由淺入深的通過幾個博弈論案例來講述制度改變對人性改變的影響,由整體的制度來影響局部的個體,再由局部的個體結果導致整體結果的升級。這一節課主要幫助了我理清了一些工作思路。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有某項工作沒有做好,而其他非第一責任人采取“隔岸觀火”的態度。之前的思路只會對于非第一責任人出于道德上的“工作責任心不強,只顧眼前沒有擔當”,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理清了出現這一現象的根結是制度的不完善。當一項工作沒有做好,如果第一責任人已經盡心盡力而其他人卻漠不關心,就要考慮是否可以有更合理的制度來調動全員的積極性。 通過第三節課的學習,辨析了管理和經營的主次關系。工作幾年,對比自身看到的和經歷的,確實有個別公司把管理放在經營前,過分注重管理部門的現象。如,產值部門在前面沖鋒陷陣,后勤部門審批冗長,或者財務部門該休假休假,該調班調班致使產值部門錯過經營時機。同時,也印證了之前行業里的一句話:最好的銷售員要放在第一線。因為產值能力最強的員工,只有在第一線才能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和公司產值。這也要求了,即便作為管理者,也要有做好經營業務的能力。明確了主次關系的同時,本次課程也給出了解決思路。當然具體方案還需要日后自己的實踐。 每一項工作都是由“人”完成的,所以在工作中我們會很“正?!钡尼槍Α叭恕比ス芾怼H欢?,這種管理方式完美的避開了現代化企業管理的方法。第四節課通過對管理“人”還是管理“事”的論述,幫助了我理清不同層級的管理者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不同矛盾,也讓我更加理解了工作中上下級對待工作任務的考量。也幫助了我理清如何更好地進行工作計劃管理和對自己的工作定位——提升自身能力,調整工作心態。自身的價值實現是與企業價值創造密不可分的。打鐵還需自身硬,以積極地心態應對工作,以夯實的業務能力完成工作,才能為企業創造最大價值,實現自身的價值。 學習型的工作態度才能應對不斷發展的社會,有發展有變化的公司組織形式才能穩定的實現目標,才能更好地分配,實現每個成員獲得和付出的對等。第五節課告訴我,學習型的組織是把個人能力通過組織沉淀,讓后繼者可以有法可依,同時要做好“權責利”的分配。本節課在介紹幾種不同的組織形式的同時,也揭示了各種組織形式產生問題的原因,在工作中我們要加以避免,去偽存真。 本次培訓僅有短短的五個晚上?,F在回顧起來,受益良多。每節課的案例都是從現實中抽取,有的還是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問題。工作績效要提升,就是需要像這樣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找到好的行為方法并歸納總結。一個人的提高,更需要帶動組織運行效率的改善。個人的價值實現和組織的效率提升相互影響??偨Y的說,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能有更好地行為,為集團公司帶來更好地工作作為,才能實現自身價值。(財務部:徐強) |